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西二环中路8号院钓鱼台山庄36号楼附楼 |
网址: | www.rmshy.org |
电话: | 13910449081 010-53672178 |
传真: | 010—53672178 |
邮箱: | zgrmshy@126.com |
李斯墓
引子
蔡国历史厚重,蔡地历史悠久,汝水与蔡河之畔不仅诞生了很多杰出人才,也是不少外来圣贤大儒曾经的活动地。比如,孔子跟上蔡的渊源就很深,那句被作为考究“蔡”字含义演变的“臧文仲居蔡”就出自夫子之口,春秋末期,他为推行自己的学说,带着弟子周游列国,曾断断续续居蔡三年。
这三年里,发生了两件非常著名的事。
一是孔子自叶(今叶县)返蔡时,走到汝水南岸,派子路寻找渡口,反被两位在此务农的隐者出语讥讽:你们老师孔子居然还有不知道的事情?坏人坏事像洪水一样泛滥,你与其跟随孔丘那种逃避坏人的人,为什么不跟随我们这些逃避整个社会的人呢?别瞎折腾要改变天下了。
面对这种不帮忙还要拆台的人,孔子随后发出那句著名的感慨来稳定军心:“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意思是,人不能和鸟兽同群,我们不和天下人同群,又和谁同群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用不着同你们一道来改革了。
第二件事是“陈蔡绝粮”,发生在公元前489年(周敬王三十一年),孔子行至陈蔡之间(今上蔡县蔡沟北厄台旧址)时,楚国派人礼聘孔子,陈、蔡两国大夫认为如果孔子为楚所用,将不利于陈蔡,于是派人将师徒围困在荒郊旷野,绝粮七日,孔子弟子们屡遭挫折,饿的饿病的病。
不过,蔡地给孔子留下的印象一定不都是负
面的,因为,孔子在蔡地得了六个高徒,分别是漆雕开、漆雕从、漆雕凭、漆雕侈、曹恤、秦冉,后世有“孔门七十二贤上蔡居六”之说。其中,漆雕开最有名气,曾著《漆雕子》。孔子死后,弟子散居各国,依照各自理解发扬儒学,至战国时,韩非把他们归结为八个派别,其中就有漆雕氏。漆雕开也受到历代帝王的加封,唐朝封为滕伯,宋朝真宗年间加封平舆侯,明嘉靖又改封为“先贤漆雕子”。
今天,上蔡县华陂镇存有漆雕开墓,而当地还有很多漆雕氏的传说,比如,漆雕开就是因为在师徒绝粮期间,冒雨到鸿隙湖(华陂镇)边采莲藕,失足落水而死。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里有弟子为救书而被淹死的情节,不知导演是不是受了漆雕开的启发。
秦相死前仍念上蔡东门逐狡兔
若论上蔡古今哪个人名气最大,非李斯莫属。李斯,一代名相,师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后辅佐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力排众议废除分封,推行郡县,辅助秦王统一车轨,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秦始皇对李斯也极为看重,李斯之子皆娶始皇之女,李斯之女皆嫁始皇之子,可谓中国历史上一大奇观。
除了政治、军事,李斯在文学、书法方面也有很大造诣。他的文章被鲁迅誉为“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书法被唐人张怀瓘在书法专著《书断》中赞为“小篆入神,大篆入妙,画如铁石,字若飞动”。在秦代,名山碑玺铜人上的书法,大都出自李斯之手。
不过,秦始皇暴病而死后,李斯因为畏祸贪权,协助赵高立胡亥杀扶苏,最后自己仍不免被赵高诬陷“谋反”,被处以割鼻、断舌等五种酷刑后腰斩于咸阳,并夷灭三族。堂堂法家之集大成、有如此功业者,最后竟然落得这般下场,太史公司马迁为其作传时,笔下亦不免无限感慨。
作为“楚上蔡人”(《史记·李斯列传》),李斯在上蔡至今仍留有诸多遗迹,他在历史舞台上的最后一句台词,临刑前对儿子说的那句“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既是一句对政客生涯成败的彻悟,也让人记住了他的家乡——那里不仅出产元龟,狡兔也很肥。
李斯在上蔡的住址有两处,一是在县城西南的李斯楼村,或为出生地;一是上蔡东门里,至今地下还保留有李斯井,为古蔡八景之一,相传是李斯为浇菜所挖。根据史料,李斯生于公元前280年,当时楚国败给了秦国,迁都淮阳,以上蔡为别都,置上蔡郡,此后二十多年没发生过大战乱。李斯就在这个短暂的安定局面中读书、娶妻、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在上蔡郡做小吏,并在厕所中看见老鼠担惊受怕地偷食污秽的食物,感慨仓库里的老鼠不仅吃得好,也不怕人犬来扰,是所谓“贤与不肖在所自处”,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李斯后来的成就,与他这种“在所自处”的考量激励有关,后来受到赵高的逼迫,其患得患失,也是受此之累。正如唐代胡曾《题李斯墓》诗中所写:“功成不解谋身退,直待咸阳血染衣。”
8月上旬,我和上蔡文史专家刘孔名、上蔡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张海波等一同在李斯楼村东南探访李斯墓。康熙版《上蔡县志》中载“李斯故宅在县西南”,李斯楼方位与记载一致,当地也传李斯为李斯楼人。大墓并无围墙,立在青纱帐中,四周松柏掩映,几块近代所立碑石,记录了他的生平。墓西不远处有跑马岗和饮马涧,据传,李斯青年时期经常在此处纵马驰骋,马渴了就在此涧沟中饮马。
李斯被腰斩,夷三族,不过,多数人姓李的李斯楼村民世代相传,李斯被杀时,有个小儿子就藏在李斯楼,活了下来。史记中说跟李斯同时被斩的是“中子”,说明可能确实还有小儿子,但史籍中却没提过,这个传说给后人以遐想空间。李斯楼人说,李斯的尸骨便是其小儿子在亲友帮助下运回上蔡的。
秦汉两朝上蔡连出两位丞相
李斯之后不过一二百年,上蔡又出了一位丞相,这就是与董仲舒齐名、号称“通明相”的西汉丞相、高陵侯翟方进。
《汉书·翟方进传》载,翟方进,字子威,西汉汝南郡上蔡人。居官之前,翟方进家世微贱,幼年丧母,十二岁丧父,同继母相依为命。家里实在困难,他便辍学到衙门里做了一名跑腿小吏。由于生性迟钝,不会办事的他,常被其他吏员欺辱,心灰意冷。他的继母就带他到一个叫蔡父的老人那里请教,这孩子到底干点儿什么合适,结果蔡父“大奇其形貌”,说:你有封侯骨,应当在经术、诸子学说方面多下功夫。
这番话跟不靠谱的算命差不多,翟方进却备受鼓舞,赴京城长安求学,继母也前往陪读。经过多年努力,翟方进果真在经学方面造诣颇深,精于《春秋》,成了京城名师,门徒日众。他还通过了官员选拔考试,二十三岁就做了议郎。翟方进做事不怕繁琐,凡事按条令执行,逐渐积累起威名,官阶不断提升,做到了丞相司直,辅佐丞相纠正不法。
翟方进有个特点——少一事不如多一事,他遇到自认为有违朝纲的事便挺身而出,给皇帝打报告。他曾在一年里弹劾罢免了两个官员,朝廷上下因此都害怕他。不过,根据《汉书》记载,翟方进有时候弹劾的对象并非大奸大恶,在今天看来甚至有点儿吹毛求疵。比如,他曾弹劾一名司隶校尉涓勋,仅仅是因为此人被提拔后没有按例去拜会丞相、御史,十分傲慢,但遇到皇帝的舅舅却格外谦恭。翟方进便上奏皇帝,说涓勋不遵礼仪,色厉内荏,属于堕国体、乱朝序的行为。皇帝还真听他的话,把这个涓勋降了职。
翟方进后来被汉成帝提拔为丞相,封高陵侯,封地千户。为相十年,翟方进既无大功,也无大过,不过他严格执法,崇尚清明,被称为“通明相”。
翟方进的死则有些莫名其妙。绥和二年仲春,天象有异,朝中有位占卜星象的能手,上奏说国运有厄,如果不移祸大臣,则国家危难。汉成帝怕了,大臣里面丞相首当其冲,他便决定让翟方进来顶这个祸。史书记载,成帝当面斥责翟为相十年国家灾祸连连,随后把他放回家,派人赐毒酒逼他自杀了。
翟方进的命运因“面相”转折,因“天象”身死,可谓成也算卦败也算卦。成帝后来装模作样多次前往翟家吊丧,并赐翟谥号恭侯。他的处心积虑似乎也没给自己带来好处,一年之后即因酒色侵骨中风而死,在他任上,外戚王氏坐大,后成王莽之患。只可怜后来与董仲舒一样被尊为“儒宗”的翟方进就这样以“祭牲”的方式不明不白地死去。十二年后,因为二儿子翟义起兵反对王莽失败,翟家与李斯一样遭夷灭三族,不仅宅地被毁,祖坟亦被破坏,这大概也是今天上蔡当地几乎找不到翟方进遗迹的原因。
翟方进虽未处乱世,最终与李斯一样死于非命,令人慨叹。然而,丞相可谓位极人臣,秦汉两百年内能于布衣之中连出两位,这不能不说是上蔡的骄傲。(本系列今天结束,请继续关注《“豫地密码·千年古县”系列之汤阴》)□策划文体新闻中心执行记者游晓鹏文图
来源: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