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院简介
《人民书画院》隶属于中国社会经济决策咨询中心、《中国社会焦点》编委会事业非法人组织,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专业书画院。 《人民书画院》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为服务人民,服务人民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努力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中国传统... [详细]
联系我们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二环中路8号院钓鱼台山庄36号楼附楼

网址: www.rmshy.org
电话: 13910449081 010-53672178
传真: 010—53672178
邮箱: zgrmshy@126.com
当前位置: 主页 > 百家争鸣 >
董其昌绘画理论主张与特色
时间:2015-01-22 11:26 点击率:

董其昌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总结性的提出“文人画”概念

 

“文人画”最初被称为“士夫画”,由北宋苏轼提出,主张绘画应该不拘泥于形似,“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而更要注重主观意兴的抒发。元代,赵孟頫提出“书画同源”一说,并在绘画实践上加以书法用笔。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进一步发展了士夫画的新特征,尤其是倪瓒,提出绘画是“聊以写胸中逸气”,“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明代绘画,至沈周、文徵明综合宋代绘画与元四家特点,形成典雅超逸的画风,但仍有所局限于院画影响。

 

董其昌的出现,尤其推崇黄公望、倪瓒,极力提升元画的地位,并于此基础上注意吸收宋画的优秀特质,指出了绘画发展的一种新方向。并且,他总结性的提出“文人之画”概念,极力推崇和倡导“文人画”的“士气”,并将是否归于文人画系统的历代画家做了甄别。在董其昌他的画风和理论倡导下,“文人画”、“真山水”等新概念日益清晰,文人画的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2、提出“南北宗”理论

 

以禅宗的南北两个宗派来阐释中国画,提出了“南北宗”的概念,是董其昌在绘画理论史上的最大贡献。并且,他明确区别自唐代以来的历代山水画风格的分野。他说“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则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流传而为宋之赵幹、赵伯驹、伯驌,以至马、夏辈。南宗则王摩诘始用渲淡,一变钩斫之法,其传为张躁、荆、关、董、巨、郭忠恕、米家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亦如六祖之后,有马驹、云门、临济儿孙之盛,而北宗微矣。”

 

在“南北宗”论中,董其昌“崇南抑北”,进而推导出“渐悟”与“顿悟”的区别,“文人之画”与“画工之画”的区别。他极力推崇南宗为画家正统,贬斥北宗为行家画。将王维和李思训分别定为南北两派的祖师,把荆、关、董、巨、米家父子以及元四家定为南宗正脉;把赵伯驹、赵伯驌和李、刘、马、夏定为北宗。可以说,他的这一理论观点虽不无争议,但对明末以降的中国画创作却产生了重大影响。

 

 

3、大胆构划新的文人画家修为方式及其文人画模式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董其昌明确地说:“画家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郛郭,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也就是说,画之“气韵”的把握在于“自然天授”,内在的灵明是与生俱来的,不是谁都能有的。但是他转而又说通过“读书”与“行路”的修炼方式,也是获得这种“气韵”的途径。而且,解脱去“尘浊”的屏障,达到澄澈的悟境,生动的气韵就会自然溢出。

 

(2)以“古人为师”、“天地为师”与“造物为师”

 

董其昌不反对“师古”,甚至提出“复古”的口号。然而,他的“复古”并非完全迷信古人,而是反对“巧于模拟”的“古”,他明确提出应该学古而有变、要以“天地为师”的理论。他说:“画家以古人为师,已自上乘,进此当以天地为师。” “画家初以古人为师,后以造物为师。”甚至,董其昌的师法古人有着对传统文化的全面认识与理解的广义的含义,他认为“博学”的画外功夫是必要的,是为“造物为师”做准备的。因为“惟以造物为师,方能过古人,谓之真师古,不虚耳。”可见,董其昌的“师古”有着更深的含义。

(3)提出全新的文人画评判标准

 

董其昌论画的最高标准是“淡”。他在绘画上强调写意,提出“淡”、“真”等审美原则,认为绘画技法要富于变化。对古代画家的评论,透露出董其昌的审美好恶,他推崇“幽淡”、“简淡”、“古淡”的倪瓒绘画,认为倪瓒也是从董源学起,而黄公望、赵孟頫都没有达到倪瓒“天真幽淡为宗”的境界。

 

对“境”、“笔墨”、“取势”与“虚实”等绘画因素的评价,则体现出董其昌构造新视觉图式的敏感性与审美趣味所在。“以境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可见,董其昌强烈地认识到“笔墨”在自然山水与艺术表现之间的重要性。他认为文人画的一大特色就是讲究笔墨的形式趣味。只有体会古人技法,又能按自己的笔墨的形式趣味运笔挥洒,才能最终臻至化境。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人才招聘 | 人员查询 | 证书查询 |下载中心 | 组织机构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二环中路8号院钓鱼台山庄36号楼附楼 邮编:100123
电话:010-53672178 邮箱:zgrmshy@126.com
版权所有:华夏长盛(北京)文化有限公司   京ICP备14042938号   技术支持:易网络

分享按钮